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
谁偷走了医生们的快乐

添加时间:2014-02-06 11:22:57   浏览次数: 次    【 】   打印   关闭窗口


  “医生常常会认为患者是有心理问题,却不去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心理问题。在患者面前,医生是助人者,呈现的是一片阳光,但转过脸,当我们的医生自处的时候,很可能还不如我们的患者”。
  医生在高紧张度和高风险下,最快一年就会出现"情绪耗竭"
  “医生是高风险的职业,但医生对自己的关注非常不够,很多的心血管医生从来没有给自己量过血压,很多的妇产科医生会劝别人定期进行宫颈检查,自己却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检查,同样,很多的心理医生也很少找自己的同行进行过心理疏导。”在日前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年会医务人员心理保健论坛上,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教授的开场白,引发了在场医生的共鸣。
  以往,精神科、心理科医生更多的只是专注于满足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,当他们把目光瞄向同行时,却惊讶地发现,医生自己已成了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。
  近期一些省份开展的有关医生身心健康问题的调查表明,医生自身已经成了“不健康的健康工作者”。就在前不久,辽宁省医师协会公布了该省医生职业压力、职业风险、职业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现况调查报告显示,超半数医师缺乏工作成就感,四成医师有离职倾向,有25%的医师心理状态不佳,感觉身心俱疲压力巨大的占18%。而医患的紧张关系被认为是医生最大的压力源之一。
  2013年12月份,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更是不容乐观——近半数医务人员被心理疾病所困扰。该中心的研究人员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评估546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,结果显示,被调查医务人员抑郁检出率为42.31%。
  “医生常常会认为患者是有心理问题,却不去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心理问题。在患者面前,医生是助人者,呈现的是一片阳光,但转过脸,当我们的医生自处的时候,很可能心态还不如我们的患者。”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魏镜教授表示。她用“情感耗竭”一词形容目前很多医生的工作状态,“在这种情况下,医生对待患者的热情度下降、敏感性下降;在面对患者时存在‘去人格化’倾向,物化工作对象,把病人当做是‘待修理的机器’、‘会喘气的瘤子’。”
  为什么会这样?魏镜教授分析说,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,医生只是医学的执行者,而非医学的探索者。对很多疾病只是有限的治疗,很难说医治好,导致医生的成就感很低,很难体会到自己的工作意义和事业价值。此外,医生由于较多地接触负面情绪与信息,如病患的伤痛、死亡,患者及其家属的抱怨,医生更容易积累负面情绪。“医生在高紧张度和高风险下工作,最快一年就会出现‘职业耗竭’。”
  倦怠的医务人员是危险而无辜的肇事者
  医生作为医学服务的提供者,其心理健康问题绝不只是关乎个人,还关乎更多人的利益。那么,谁在为医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买单?魏镜教授认为,除了医生自己外,最大的买单者就是患者。她提到美国一家医院的统计调查:当医生出现职业耗竭,其临床差错出现的几率会显著增加。另有国外资料显示,当医生感觉不爽的时候,他们开出的处方更冒险,并推诿病人,也会对病人更加的不开放等,这些均会导致患者的满意度下降。而医生一味地开大处方、无端地转诊,导致的间接结果就是社会公信力的丧失和国家财力的加大投入等。反之,当医生心情愉悦时,他们就会对病人更加包容、理解,更加负责任,临床疗效也会更好。
  上海东方医院赵旭东教授认为,“病人的安全、满意体验系于健康的医务人员,而倦怠的医务人员是危险而无辜的肇事者”。他表示,医务人员心理行为因素会影响到医疗安全。国际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(JCI)对1995~2004年2966件意外事件各种原因的分析中,66%是因沟通问题所致,也就是说心理行为占了绝大部分因素。
  医患关系的改善是打开医生心理困局的一把钥匙
  医生们如何从“心理迷失”中觉醒,怎样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?与会专家们认为,寻求医患关系的改善,是打开医生心理困局的一把钥匙。
  赵旭东教授认为,由于生活经验、学医动机和教育训练的影响,每一个医生都会有一种相对稳定的治疗关系观念。但在“挑剔的消费者年代”,期望病人“听话、顺从”已不太可能,为此,医生需要觉察到自身角色的变迁,并有意识地自我调整,以改善医患关系。而要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,他强调,医生应“用心”,存“正念”, 能觉察自身及别人的理想、价值、力量及偏颇或局限性,且平和地感悟、关注、接纳、尊重情感生活的意义。同时,医生要与患者共情,有同理心,医患双方能设身处地、感同身受,进行“投入的理解”。医生还需要懂得人际沟通的心理学,能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处理医患关系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或冲突。
  北京回龙观医院杨甫德教授提倡“做快乐医生”。他认为,医生的快乐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:一是有效的治疗带来的成功感;二是自身社会关系的尊重;三是患者的满意度所致的情绪感染;四是更深层次的人际交流所达到的心灵上的愉悦。在杨甫德教授看来,“要想快乐,就得做一名好医生”,为此,就要做到懂得爱,且尊重患者和同行;能对患者一视同仁,真正关心患者且愿意听患者述说;知道如何进行沟通,且和蔼可亲、善解人意。当然,还得是一个技术过硬、药到病除的医生。
  目前,我国医院的医疗服务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,很少关注医生本身的需求和健康。要让医生放下包袱、开心起来,赵旭东教授认为还应该从医院管理的角度做文章。他建议对医务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,医院管理者将医生、护士作为“内部顾客”提供保护性、发展性服务;定期安排休假、体检和心理咨询指导,组织压力管理培训;设置专职人员,组织开展督导、自我体验、小组学习等活动。他举到一个例子:香港医管局设专职的心理学家,负责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心理保健、危机干预。在我国,北京协和医院、上海中山医院、同济医院等开展Ballint(巴林特)小组活动,即是对医务人员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。
  “让医务人员生活体面、心态从容,愿意和患者好好说话、诚心交流”,不仅能使医生本人从良好医患关系中收获一份愉悦心情,也能“还患者生命以尊严与温情”。这不仅是赵旭东教授的心声流露,也是众多医生的期待。

上一篇:对医院暴力容忍底线不能再降  下一篇:执业之初需打好病理学基础
回顶部
医院概况  |  医院文化  |  新闻中心  |  特色专科  |  科室介绍  |  专家介绍  |  就医指南  |  健康指南  |  护理天地  |  公告公示  |  党团工作  |  联系我们